虫茶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茶,清代曾作为贡品,进献给皇帝。最早记载虫茶的史料,大概要算清光绪年间《城步乡土志》。志卷五里面有一段“茶虽粗恶,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,茶悉化为虫,名曰虫茶”的文字。这里虽然提到了虫茶,但对虫茶的记叙,却很不确切。我想编写方志的文人,很可能未见过虫茶的制作。
湘西城步的苗、瑶、侗族,有制作虫茶的习惯。每年谷雨前后,上山采摘一种当地称为“岩茶”的嫩叶。将采回的茶叶在沸水里烫过,捞起一种晾至约八成干。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竹编茶篓,篓底垫上一层干芭蕉叶,把茶叶层层铺放在内。每铺放五寸厚左右,就均匀洒一层米汤水。装满茶叶的茶篓,放置阁楼上。经过十天半月,茶叶发酵产生出一种奇异的清香。大约两个月后,茶叶里就自然生长出一种当地人称为“茶虫”的乌黑发亮的小圆虫。茶虫以茶叶为食,就像蚕子吃桑叶一样。待茶叶吃得差不多了,茶虫变成虫蛹,继而化为虫蛾飞走。将茶篓里的残存物,用细孔竹筛筛去茶虫吃剩的残叶枝梗,剩下的便是茶虫排泄的粪便。晒干即为虫茶。
湘西山区,山高路险,上山打猎耕种不便携带茶水。出门时喝上一碗泡好的虫茶,可以半天不用喝水。虫茶不仅特别生津止渴,而且还有多种药用价值。蚊叮虫咬,生疔生疮,喝上一碗虫茶,把茶渣敷在患处,可以散瘀止痛、解毒消肿。夏天天气炎热不喜饮食,一碗虫茶下肚,就胃口大开。另外,虫茶还有消除疲劳、明目清心、止泻降压等功效。而且,虫茶与其它茶叶相比,还有一个特别的不同之处,泡好的茶水不易变质,夏天泡的虫茶存放许多天都不会变馊发酸。
广西桂林地区的龙胜,也出产虫茶。但与湘西城步的虫茶,有所不同。一是原料不光用茶叶,还要加入大白槲和换香树的嫩叶,以及一种有香味的野生藤。而且不浇米汤水,让它自然发酵。可能是广西比湘西气候炎热得多,藤叶容易发酵的缘故。二是茶虫排出的粪便,晒干之外,还要经过加工,用铁锅炒过后,加入蜂蜜与少量茶叶。这样做虽然雅致了许多,但不如湘西虫茶那样来得淳朴自然。
咨询电话
18737353726